十六项辅助生殖技术在北京纳入医保,多家上市公司迎利好_今日看点

2023-06-17 11:07:35 来源:界面新闻

十六项辅助生殖技术在北京纳入医保,多家上市公司迎利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相关资料图)

6月15日,北京市医保局、人社局发布《关于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下称“《通知》”),将包括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染色体疾病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测在内的16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报销仅限门诊,不包括住院。目前,北京市具有辅助生殖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共18家,其中医保定点医疗机构16家。通知自2023年7月1日起执行。

实际上,早在2022年2月,北京市医保局就发布过类似通知,但随后宣布,根据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相关规定,按国家医保局要求,北京市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工作暂缓执行。

同年8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指导地方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据官方解读,本次《通知》的政策调整依据之一即为前述《指导意见》。换而言之,本次《通知》是《指导意见》在北京市的具体落地。此外,杭州市、荆门市、辽宁省等省市的医保、商保先后都在辅助生殖项目上有所尝试。

实际上,近年来,“辅助生殖进医保”的呼声始终不减。地方探索、国家层面政策调整的背后是我国日渐走低的生育率。同时,我国不孕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辅助生殖治疗费用较高。据医学期刊《柳叶刀》,2007-2020年间,我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在总治疗费用中,辅助生殖手术费用占比最大。手术费用、药物费用、检查费用的占比分别约为50%、35%、10%。

而随着辅助生殖逐渐纳入医保范围,相关技术服务项目渗透率上升,也将利好辅助生殖产业链上的众多公司。这其中分为上游的药品、医疗器械、检测试剂公司,以及下游的医疗机构。

前者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丽珠集团、翰宇药业、仙琚制药、贝康医疗、华大基因等;后者包括锦欣生殖、国际医学、麦迪科技、通策医疗等。

6月16日,前述公司股价有所波动。截至A股收盘,麦迪科技报21.29元/股,涨10.03%;国际医学报8.89元/股,涨2.89%;仙琚制药报14.18元/股,涨2.60%;华大基因报58.32元/股,涨1.02%;翰宇药业报11.62元/股,涨0.61%。长春高新报143.32元/股,跌1.51%;通策医疗报101.93元/股,跌0.67%;丽珠集团报39.80元/股,跌0.52%。此外,截至发稿,贝康医疗报3.750港元/股,涨6.84%;锦欣生殖报4.630港元/股,涨4.51%。

据行业媒体健识局研报,80%以上的不孕患者仅通过药物、手术即可怀孕,剩下近20%需要辅助生殖治疗。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均需要药物支持,主要包括降调节药物、促排卵药物、诱发排卵药物和黄体支持药物四类。整体来看,前述药物均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据平安证券研报,降调节药物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曲普瑞林、GnRH拮抗剂西曲瑞克。前者销售企业主要为Ipsen(益普生)、Ferring(辉凌)和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后者包括原研默克和首仿翰宇药业。在2020年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中,金赛药业和翰宇药业在这两个产品上的销售占比几乎为0,换而言之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此外,今年5月,丽珠医药的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获批上市,成为国产首个曲普瑞林微球制剂,而微球制剂占普瑞林微销售额的八成以上。

在促排卵与诱排卵药物上,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和尿促卵泡素的市占率最大,分别近50%、40%。前者主要由默克主导,截止至2020年,默克和金赛药业的市占率分别为83.9%、16.2%。后者则由丽珠集团主导,2020年市占率为100%。

此外,丽珠集团在尿促性素和绒促性素上也与外资直接竞争。其在前者市场份额近年被Ferring挤压。原因是Ferring的尿促性素纯度高,杂质少,过敏反应小。不过目前,丽珠集团的高纯度尿促性素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另外,丽珠集团绒促性素的市占率则与默克非常接近,2020年分别为43.36%、45.44%。2021年,丽珠集团还拿下国产首个重组人绒促性素,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而促黄体激素市场则由默克独占。

在黄体支持类药物上,屈孕酮、黄体酮为主要产品。前者由Solvay(索尔维)独占。后者则由默克和仙琚制药占据市场份额前两位,2020年市占率分别是56.2%、23.1%。

在检测试剂和医疗器械方面,据西南证券研报,辅助生殖术前检测试剂已实现全面国产化。主要生产商包括亚辉龙、中国同辐全资子公司北方生物、万孚生物等。但相关三类医疗器械多由外资企业垄断。

此外,据健识局研报,辅助生殖治疗中,人工授精(AI)和试管婴儿的占比分别为30%和70%。试管婴儿妊娠率高达约50%,远超人工授精的20%。目前,该技术已经发展至三代,分别为传统试管婴儿治疗(一代)、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的试管婴儿治疗(二代)和采用胚胎植入测试(PGT)的试管婴儿治疗(三代)。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分类并非指技术的领先程度,而是针对不同患者和适应证。第一、第二代技术分别针对女性不孕、男性不育问题,第三代技术则针对优生优育。

目前,第三代技术渗透率逐步提高,成为市场竞争核心。其中,PGT是三代试管婴儿治疗中的关键步骤。其是指使用试剂制备植入前胚胎的DNA样本,再由测序医疗器械读取并用于分析遗传病的成熟科学技术,也是国内第三代辅助生殖增长最快的市场。

PGT可分为三种,包括非整倍体植入前基因检测(PGT-A)、单基因疾病植入前基因检测(PGT-M)、结构重排植入前基因检测(PGT-SR)。其中,贝康医疗的PGT-A试剂盒是国内首个获批的第三代PGS(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试剂产品。华大基因也正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开发PGT产品。

而对于下游医疗机构、生殖医学中心,牌照、医生、技术成为重要壁垒。西南证券研报显示,截止至2020年6月末,我国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523家,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27家,以公立医院为主,民营医院附属或民营资本注入的机构仅有42家,占比不足10%。仅有52家拥有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

其中,锦欣生殖为辅助生殖服务的民营龙头。另外,麦迪科技、通策医疗、国际医学近年来也在辅助生殖领域布局,但目前规模较小。

标签:

最近更新

MORE